最近看著物價的飆漲,今天美金的匯率又創新高(新台幣匯率收33.398元,貶1.3分),真令人擔心未來國內的物價及房價會是什麼狀態?!
除了買能對抗通膨的房地產及積極投資外,我真的不敢想明年的台灣的物價。
PS 今天油價漲0.8,九五汽油每公升達二十八點一元,每公升比元旦貴1.2元 。
統一科學麵也再漲7塊變9塊,跟未漲之前的價格比,漲1倍了>_<
Angel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物價起漲與貨幣政策
2007/5/23
蘋果日報
平穩物價一直是政府部門相當重要的職掌,更是各個先進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立意之所在,因為物價平穩不僅攸關升斗小民的日常所需,更影響到經濟資源轉換運用與累積的效率。簡單的說,投機居奇、蠱惑民心炒作也可以獲利,卻有礙於長期生財資本的形成。因此檢驗貨幣政策成效的唯一標準就是:短期能救急,要穩定金融市場與投資信心;長期要看漲,能夠確保跨期決策的交互過程中,避免錯誤預期的形成,減少財富重分配的稀釋效果,最終有福國利民的經濟繁榮發生。
證諸過去的歷史軌跡看來,台灣的確有過難能可貴的折衝成果。從大宗物資的招標採購,到各界菁英群集的早餐會報,以及擲地有聲的經濟碩儒蔣碩傑先生所指控的五鬼搬運,如何拿捏有效的經濟誘因來促進產業發展,又能夠權衡各自關切之重點來穩定社會階層間的理性互動,不至於因為政策優先次序和施惠有偏差,而產生多數東亞國家長期經歷的對抗與動盪,像是韓國每三到五年就有一次的罷工潮,最近在泰國引發逼退總理的軍事政變;或是八十年代末在日本的不當貨幣政策,導致多年疲乏不振的經營投資等!
短期政策影響穩定 二千年政權交替之初,由於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動,企業和資金主對新執政團隊的執法裁量普遍缺乏信任,在股市脫手變現的賣壓湧升,各項重大投資案也喊停放緩,像是在台南科學園區內的十二吋晶圓廠建設。當時所引發的資金外移壓力頗重,新台幣的幣值短線看貶,財經當局卻以國安基金撐盤,又任令台幣維持相當時間的幣值高估,變相掩護錢潮撤退;嗣後因為投資不振,出口衰退,從二千零二年起又以寬鬆貨幣的作法,希望促成民間投資的形成!如今事過境遷話從頭,近年來貨幣政策短期救急的目標是有達到;但是在維持物價穩定,避免所得重分配發生,與長期穩定繁榮的效果上卻有明顯衝突。在促進民間投資形成的效果上顯然有限,而弱勢台幣是吸引台灣接單的三角操作發生,卻也讓央行釋出更多的強力貨幣,導致銀行爛頭寸,而誘發消費信貸業務的過度發展!不僅卡債風暴震撼整個社會,土地投機風潮與債券部位的流動性不足,已經誤導大眾對資產未來價值的持有觀點!
籲政府莫坐視態勢 今春以來物價蠢蠢欲動,部分的原因固然是在反映國際原物料價格的揚昇,再加上服務業裝潢修繕的成本增加,但不可否認資產投機風潮帶動的利潤追求,與價格拉抬操作企圖;以及政策考量排序的錯置下,輕忽了以民生經濟為本的長期社會期待,使一連串所得重分配的現象不斷發生!當此關鍵時刻,我們必須呼籲執政當局切莫再坐視這樣的態勢惡化,這當下執政團隊既要有自持、擔當與與時俱進的反省謙卑,更要有臨深淵、履薄冰般的戒慎恐懼!畢竟物不平則鳴,一個力求扮演好國家總舵手的現代政府,如何兼容並蓄、察納雅言,最終又能因勢利導,將整體求富求榮的心思,轉化為有重置力的生財資產與技術學習;並且在全球的浪潮翻攪中依舊獨領風騷,仍是執政者無可逃避的修為功課。
作者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,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
盧信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