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5月 17, 2007

雙率不調高 物價恐飆漲 VS 建物工程造價 將漲三成

當物價上漲時,你們看到了什麼?

我擔心的是通貨膨脹導致的全面性物價上漲,而這最終會反映到房地產,這才最令人憂心。

這波的物價上漲來的好快,眼見所有的大宗物資到民生物資都在大幅上漲,接著建築的原物料急漲,後果真不堪設想。

我也看到了M型社會提早到來,明年若政府迫於財團壓力,放寬房貸成數,在交投熱絡下及題材的炒作,房地產急速上漲我認為不是看不到,只怕會真的看到。

沒房的越拖越久,會不會越沒錢買房呢?!

政府只想幫財團創造利多,但人民的利多在哪裡?!

若能放下仇恨跟歷史包袱,冷靜面對你會發現,自己只是政治人物手中的魁儡而已,為自己的未來打拼比較實在。

政治是有錢以後的玩具,還有別當有錢人的玩具。

Angel =^_^=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學者示警:雙率不調高 物價恐飆漲
【經濟日報/記者陳秀蘭/台北報導】
2007.05.17 03:38 am

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昨(16)日分析,中央銀行一直維持低利率及低匯率的雙率政策,導致國人錢進海外,賺取利差。學者憂心,央行雙率政策再不調整,累積物價上漲的能量,可能一夕爆發,屆時將難收拾。

根據央行的資料,去年全年國內資金首度淨流出,且資金外流金額逼近230億美元,相當新台幣7,000億餘元,而流出的金額,不少是匯出海外,從事證券投資。

他指出,國內資金外流嚴重,主要是這幾年國內利率太低,許多資金流到南韓、美國等利率較高的國家,賺取利差。但央行為照顧出口產業,刻意壓低新台幣匯率,銀行利率當然高不起來。

最讓陳添枝擔心的是,央行低利率及低匯率政策,可能使國內物價惡化。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指出,國內資金出現淨流出,吊詭的是,今年上半年由於台股行情低迷,外資錢進台股,但央行為照顧產業,刻意維持低弱勢貨幣及低利率的貨幣環境政策,過度呵護產業,將使國內資金使用不具效率,缺乏國際競爭力,長期而言,更將造成經濟疲弱。

他擔心物價上漲的反撲能量。他指出,過去大家一直認為物價平穩,但這些大量生產的電子產品及輕工業產品價格平穩,不表示物價穩定,最近可以發現,食品類等大宗物資的躉售物價上漲,央行仍刻意維持弱勢貨幣,將使大宗物價蓄積物價上漲能量,一夕反撲,對物價衝擊很大。

【2007/05/17 經濟日報】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建物工程造價 將漲三成
【經濟日報/記者宋健生/台中報導】
2007.05.17 03:01 am

鋼筋、水泥等營建成本不斷飆漲,建築師設計費計收依據的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也要調漲,讓推案建商大喊吃不消,恐會帶動房價跟著調漲。記者宋健生/攝影

鋼筋、混凝土等原物料價格不斷飆漲之際,房地產市場傳出,各縣市政府將調漲建築師設計費參考的「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」,平均漲幅二至三成,帶動營建成本持續攀升,推案建商苦不堪言。

台灣省建築開發公會認為事態嚴重,擔心會帶動房價上揚,影響消費者購屋意願,近日將與省建築師公會及各縣市公會辦事處協調,爭取不要調漲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,或是降低調漲幅度。

省建築師公會台中縣辦事處表示,台中縣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從91年至今有六年未調整,近年來營造工程物價攀升,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已調整30%以上,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調漲,反映實際工程造價,是勢在必行。

台灣省建築開發公會調查,目前台北、桃園、彰化等縣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,已陸續調漲,台中縣、台中市及新竹市也醞釀調漲,平均漲幅約20%至30%。

以台中縣為例,鋼骨或鋼筋混凝土五層以下建築物,每平方公尺工程造價擬由5,000元調漲至6,200元,六至十層由6,000元調漲至7,500元,21層以上由1.04萬元漲至1.45萬元。台中市鋼骨或鋼筋混凝土五層以下建築,也擬由5,500元調漲至6,200元。

省建築開發公會總幹事應致德指出,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是建築師計收設計費的依據,漲幅過高將影響整體營建成本,未來勢必會轉嫁給消費者。

近二年來,鋼筋、混凝土等原物料價格飆漲,推案建商大喊吃不消,省建築公會調查,目前營建用砂石每立方米售價約1,500元,去年同期僅610元,漲幅超過一倍;鋼筋每噸售價也由半年前1.7萬元漲至目前2.03萬元。

水泥售價過去通常是牌價的75%,半年前漲至牌價的108%,最近更上揚至126%;不鏽鋼售價也由年初每公斤160元漲至目前210元;銅價這二年漲幅更是超過五至六倍。

新業建設總經理鍾尹堂表示,豪宅市場房價上揚,對頂級客層影響不大,但一般首購或換屋產品房價上揚,對一般民眾是沈重負擔,購屋意願可能大打折扣。

【2007/05/17 經濟日報】

2 則留言:

Ting 提到...

來打卡喔

whiteknight 提到...

Exchange rate and interest r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