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6月 10, 2007

新臺幣貶值創新低 台當局不知如何提振經濟

最近央行看得見的手正在著手讓台幣升值,目的是讓拉抬台股,政府正在為2008選舉作多大力作多,且企業獲利及盈餘也不斷提昇下,台股應是不錯的市場,趁大家都沒信心時佈局台股應是不錯的選擇喔!

Angel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新臺幣貶值創新低 台當局不知如何提振經濟
馬淑靜(臺灣)

2007年06月04日03:01
來源:人民網-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


  新臺幣一路貶值,曾跌到1美元兌換33.4元新臺幣的新低。一周之前新臺幣突然止跌回升,先是升破33元新臺幣兌換1美元,然後直逼1美元兌32.8元新臺幣的指針。

  據內幕人士透露,“央行”在某個單日出手2億美元阻止新臺幣貶值。在“央行”刻意操作下,5個交易日內新臺幣總共升值3.83角。“央行”又訂下新規則,要求各外匯銀行必須對百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匯款向“央行”通報,如此也抑制了投資海外基金的買匯動作。一般估計,1美元兌32.8元新臺幣是“央行”的底限價,到時候“央行”就該撒手不干預匯率了。

  在臺灣,“中央銀行”一直扮演干預經濟市場那只“看得見的手”,這只手中握有龐大的籌碼,七八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金。偶一為之的干預動作或許可以在短期內收到效果,大規模長期硬挺新臺幣不貶值,猶如逆水行舟,恐怕不容易討到便宜。因為還有一隻“看不見的手”――市場機制,其勢不可擋。

  臺灣一直處於雙率雙低的狀況,即存款利率偏低,新臺幣匯率低。10年來臺灣島內的儲蓄已接近5.5兆元新臺幣,相當於臺灣50%的全體生產毛額(GDP),資金供給氾濫,資金無處可去,“央行”猛力壓低利率,希望能鼓勵投資,減少超額儲蓄,但是民眾對境內投資沒有信心。近年臺灣境內投資只在GDP的20%上下盤旋,今年預估投資額還會跌破20%。雖然臺灣利率被壓得很低,國際利率卻步步高升,於是臺灣資金紛紛流向海外尋求高報酬的投資,島內資金持續大量外流,新臺幣的匯率便日益下降。

  雙率雙低的惡果,臺灣人體會甚深。新臺幣貶值不僅反映在進口物價上漲,同時也削弱了臺灣的國際購買力及消費能力,產業升級也因此受到影響,還可能加速社會上的貧富差距。但是若僅靠“央行”不時出手砸錢短期影響匯率,或硬性地酌量提高利率等,實際上並不能解決雙率偏低的惡性循環。這一次“央行”出手干預匯率,達到了新臺幣升值4角的成績,問題是它能維持多久?如果島內投資環境沒有改善,過盛的儲蓄仍然千方百計找機會外流,到外投資,新臺幣匯率很快又要走低。

  經濟學者早就建議,雙率偏低的根本解決之道要靠大投資來振興臺灣的整體經濟。前“行政院長”蘇貞昌提出“大溫暖,大投資”,訂3年“政府”投資上兆元的計畫,倒不是純粹外行的說法,臺灣經濟的確需要大規模投資來起死回生。現在當事人已經下臺,一切都停在紙上談兵階段,張“內閣”能做什麼,會做什麼?大家都採取觀望態度。但是只要觀察幾個指標性的個案,如台塑鋼廠、國光石化,談論了很久光說不練,一直動不起來。張“內閣”上來就推動“二次金改”,加發老農津貼,都是增加開銷圖利財團的措施。此外當局還在用意識形態綁住企業,西進大陸投資的40%上限不肯鬆動,台商都熬不下去了,紛紛在海外上市籌措資金,島內投資主體一個個減少,還剩下誰願意在境內投資?新臺幣在一周內升值4角,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。

 (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經理)

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 (2007-06-04 第03版)

1 則留言:

Ting 提到...

晚安喔...